我曾经在几家科技公司工作,公司为我提供了非常多的计算资源,而且对我来说是可以免费使用的。
但是也有两个问题:
- 理论上来说公司的服务器上不应该跑个人的代码。
- 离职之后会立马失去公司服务器的所有权限。
作为一个不折腾会死星人,还是要有一些自己的计算资源,但是云厂商的资源又死贵死贵的。
先上答案,我的Homelab硬件包含:
- 存储:群晖的4盘位 NAS,3X16TB HDD。-with RAID5
- 计算:一台配备了霄龙7601的大主机和一张4090显卡
- 网络:TPLink 企业级路由器 + Koolshare 虚拟机
至此,所有的存储和计算需求已经可以满足我的需求了,计算焦虑症在2025年也得到了治愈。我接下来会介绍这套方案的优点和不足,供大家参考。从最后说起
1. TPLink企业级路由器
在这之前我使用过很多的方案,例如:
- 使用R2S或者其他双网口设备,做软路由
- 使用爱快做主路由 + 一个旁路由
- TPLink路由器 + Macmini Surge
- …
方案1和2在但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稳定性问题,每次网络宕掉都带来若干个小时的折腾时间,维护成本极高。
方案3稳定性很好,后来Mac mini送人了…
现在的方案是:TPLink做拨号的主路由器 + 群晖NAS上开个虚拟机,启动一个可以你懂的SOCKS5/HTTP PROXY。
这一套方案到现在为止,稳定得令人发指。
2. 一台霄龙7601的大主机
在这之前我也使用过很多的方案,例如:
- 一台工作之后配置的台式机,具备i7-8700的处理器。
- 一台Dell的T系列工作站(Dell T620),配备了两个E5处理器。
1 很讨厌的地方在于:机器一旦出现任何的问题,我都需要把电脑抱起来找个HDMI电视或者显示器接上,折腾起来非常麻烦,(这台机器还在用,但是到了2024好像稳定了一些)
2 其实是个不错的方案:
- 优点:Dell的商业产品,兼容性非常好,EXSI、PVE这种的虚拟化平台在这个工作站上没有任何的问题。而且还带RAID卡,配置起来也来非常方便。
- 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缺点:扩展性太差了,Dell T系列工作站要加显卡是需要自己买显卡供电模组的,当时T620的显卡模组全网都没有几家在卖,而且成本还很高。
到了2023年,我入了一台霄龙的大机器。但是也踩了一些坑,比如
- 给这个东西装了一个PVE,确实很方便,用了大概半年左右,直到我坏掉了一块硬盘。这个PVE系统的恢复成本非常高。
- 给这个机器装了Ubuntu+VMware,Vmware似乎和ubuntu 24版本有兼容性问题,系统会不定期宕机。
现在的做法是 multipass + ubuntu,希望系统能够稳定运转。
整个系统的成本大约是2w出头:
- EPYC主机 ¥5000元(Epyc 7601 + 128G内存 + SSD若干)
- 一块4090显卡:¥15000元
- 为了搭配这个4090显卡,换了一个1200w的电源:¥1000。
3. 一个黑群晖
群晖是个很好的东西,以前买过一台星际蜗牛做黑群晖(没想到还非常非常的稳定,一直没出过问题)。后来换Dell T620了之后想ALLINONE一下,于是就出掉了这台小矿渣。
后来T620也出掉了,一狠心,买了个白群晖,恰逢Chia币倒闭,二手硬盘价格奇低,入手了3块16T的西数HC 550(不到1k块钱一块),搭配做了RAID5,可以容忍一块硬盘的宕机,现在还在机器上稳定运转着。